一、概述
惊恐障碍又称急性焦虑障碍。其主要特点是突然发作的、不可预测的、反复出现的、强烈的惊恐体验。惊恐障碍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常伴随显著的社会功能损害,其日常功能甚至低于其他严重慢性躯体疾病。其终生患病率为1%-4%,女性是男性的2-3倍。起病年龄呈双峰模式,第一个高峰出现于青少年晚期或者成年早期,第二个高峰出现中年期45-54岁之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遗传因素:该病遗传与非遗传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非常复杂,其病理机制不清。从家系和双生子研究推断其遗传度为40%左右。遗传学研究发现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多态位点与惊恐障碍有关联。 2、神经生物学相关因素:与CO2超敏、GABA系统、NE与5-HT系统等有关。 3、心理社会因素:行为主义理论认为惊恐障碍是与生活中的创伤性事件形成的条件相联系,但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相关的创伤性事件。儿童的创伤性事件可能与惊恐障碍形成有关,但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三、临床表现
1、惊恐发作: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此时患者伴有濒死感、失控感、大难临头感;患者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伴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出汗、胸闷、呼吸困难或过度换气、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头昏、四肢麻木等。惊恐障碍的发作通常起病急骤,终止迅速,通常持续20-30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但不久可突然再发。发作期间始终意识清晰。 2、预期焦虑:患者在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再发和担心发作的后果。 3、回避行为:约60%的患者可出现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如回避工作或学习场所;约30%的患者在数年内缓解较好不会再发;约45%的患者缓解较差。病程超过6个月者易慢性化。40%的患者可共病抑郁障碍,此时可使惊恐障碍预后变差。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患者以惊恐发作为主要临床症状,并伴有自主神经相关症状。 2、在至少一次的惊恐发作后1个月之内存在:持续担心再次发作;担心发作的后果和可能的不良影响;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 3、排除物质使用和躯体疾病导致的惊恐发作等。 4、惊恐障碍要与心血管疾病、其他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癫痫、低血糖等出现的惊恐发作相鉴别。 五、治疗 惊恐障碍的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消除惊恐发作,改善期待性焦虑和回避行为,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社会功能。在治疗的开始应告诉患者惊恐发作是生理和心理障碍的结果,其躯体症状通常不会导致生命危险,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有效的。 1、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药物,对惊恐发作的治疗起效快,易短期使用,长期使用易导致依赖。由于SSRIs和SNRIs治疗惊恐障碍有效,尤其是惊恐障碍与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创伤性应激障碍共病时,更易使用,通常2-3周起效,无滥用和依赖倾向。长期使用SSRIs能明显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惊恐障碍的治疗,早期可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合并SSRIs或SNRIs治疗。但到4-6周时,二者合并用药的优势逐渐衰退,继续合并用药,易出现苯二氮卓类药物耐受和依赖。此时,应逐渐减少或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经过8-12周的急性期治疗,可转入巩固期和维持期治疗,时间至少1年。病程长、反复发作、治疗效果不满意、伴有抑郁或其他焦虑障碍者持续治疗时间常常为数年。
2、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惊恐障碍患者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精神分析、暴露疗法、认知行为治疗等。其中认知行为治疗是经研究证实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一是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的症状、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二是让患者学习内感性暴露脱敏技术,即让患者主动或者有意识的暴露于自己害怕的感觉或者自己害怕的境遇,使患者有意识注意这些感受,从而耐受并控制这些感受,直到不再出现这些感受,即惊恐发作消失。三是认知重构。原来患者惊恐发作时会真的认为“我将晕倒”、“我将发疯”,给患者讲述清楚,惊恐发作时“我将晕倒”、“我将发疯”只是自己的感受而已,其实是不会“晕倒”和“发疯”的。这样达到新的认知重建而缓解惊恐发作。
|